中国风能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风能技术

风能技术

18个月!南极科考队中的气象队员经历了什么?

中国风能网2022-12-14风能技术湘电风能技术部
风能的技术瓶颈,湘电风能技术部,风能和太阳能互补技术,18个月!南极科考队中的气象队员经历了什么?,风能的技术瓶颈,湘电风能技术部,风能和太阳能互补技术2020年11月10日,凌新锋和武维刚搭乘“雪龙2”号船前往南极中山站,在那里

18个月!南极科考队中的气象队员经历了什么?

18个月!南极科考队中的气象队员经历了什么?,

风能的技术瓶颈,湘电风能技术部,风能和太阳能互补技术  2020年11月10日,凌新锋和武维刚搭乘“雪龙2”号船前往南极中山站,在那里

  风能的技术瓶颈,湘电风能技术部,风能和太阳能互补技术凌新锋主要负责大气成分监测、臭氧监测以及协助地面气象观测和海冰观测等工作。

  武维刚主要负责常规气象观测,并协助同事开展南极大气成分观测、海冰观测任务等。2022年1月搭乘“雪龙”号返航时,他还作为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陆基队员,完成了罗斯海新站两套自动气象站的维护,在西南极完成3套自动气象站安装和调试。

  凌新锋:在南极科学考察期间,我经历了许许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坐船,第一次在-10℃以下生活,第一次见极光、极夜、极昼、十级以上大风……第一次是新鲜的、兴奋的,但同时也是磨练。

  第一次在-18℃的夜里出去,不到10分钟就回来了,因为再厚的衣服也抵不住寒冷,但后来仍在-30℃的环境中坚持完成了设备维护;

  第一次在暴风雪中出去观测,去观测站点时顺风被吹着走,“刹不住车”;回时逆风无法前行,脸还被雪打得生疼,最后几乎是爬着返回的……在南极考察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南极的冷不一定能冻死人,但南极的风能杀人。对此深有体会。(南极天气究竟如何?戳链接了解《风大却不下雪?寒冷也能种菜?南极到底啥天气!》)

  在极寒条件下,仪器容易发生故障。戴着手套修设备不方便,不戴手套又冻得厉害,总结出的经验就是“手暖一下就出来干,干一会儿再戴手套暖一下,如此循环”。同一个维修步骤,在国内几分钟就可以做完了,在这需要十几分钟甚至半小时。极夜期间的一场暴风雪,导致一台设备故障,因设备故障点接近地面,需要跪着维修,我前后用了一个多小时才完成。

  武维刚:1月18日,我和队友去罗斯海新站维护自动气象站。去时天气比较好,维护仪器时天气下起了小雪。看见天气变化,我们就开始收拾工具准备回站区。不一会雪越下越大,风也开始变大,路上白茫茫一片,能见度不足10米,几乎看不见路,只能通过手持GPS定位测量仪来辨别方向慢慢往新站站区走。

  因气象站离站区比较远,船上和站上的人用对讲机联系不到我们,我们处于失联状态。考察队十分担心,就派人员出来寻找我们。走了两个多小时,我们终于跟站区科考队员联系上了。到达新站站区时已经凌晨3时,冷饿交加,身体非常疲惫。

  南极科考之旅要经历许多挑战,南极的气候条件恶劣。3月,南极的冬天开始到来,最低气温已经下降至-20℃,在室外工作超过五分钟手就冻得麻木不听使唤了。

  大风会影响气象数据采集和仪器维护,百叶箱门有时会因风力太大无法打开,打开后必须用身体抵着才能记录观测数据。

  如果遇到下雪,能见度会非常差,暴风雪让人几乎不能移动。厚重的积雪有时能达到一米深,雪很松软,一踩很容易陷进去,想再爬起来就十分困难了,常常需要“摸爬滚打”着去观测。

  凌新锋:南极的紫外辐射很厉害,防晒不做好很容易晒伤。拍集体照时出去时间长些,拍时候得摘面罩,所有人脸都晒伤了,多数褪了一层皮。记得有一次南航的一位教授出去半天,整张脸全部晒伤。

  武维刚:南极极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极光往往出现在夜间晴朗无云的天气下出现,气温非常低(南极中山站气温常常低于-20℃),所以要欣赏美丽的极光需要耐得住严寒。

  凌新锋:往年会有度夏人员和越冬人员共同生活到3、4月份,有个缓冲。但因为疫情,我们这次南极科考取消了度夏任务,与36次南极科考队员交接完就直接越冬,仅19人。同时也要求一年的物资出发时一次性带齐。

  武维刚:原本从国外坐飞机飞到国内只需要半个月的时间,由于疫情影响,现在需要坐船经历4个多月才能回国。2022年4月26日靠港上海后,因为疫情,考察队员不能马上回家,即使回到家乡也需要进行隔离。

  凌新锋:在南极不能孤僻,需要多与人沟通,与家人与站长与队友,这样心情会开朗些。在条件允许下,我们会去爬爬山,滑滑雪,虽说都是成年人,但经常做童年时的事,在雪地里摸爬滚打。还有就是经常打篮球和健身,出完一身汗,是最舒服的。

  与老一辈南极科考队员那会儿相比,现在条件要好很多,可以与家里电话视频沟通,并通过互联网了解时事。

  武维刚:长时间在封闭环境下,必须学会面对孤寂和调节心态。特别是极夜期间,长时间见不到太阳,生物钟往往会紊乱,伴随着失眠、多梦的症状,接着便会出现便秘、厌食等问题。身体上的不适,也会对心理造成影响,容易产生焦虑、烦躁等情绪。

  在站上我们会通过健身、篮球、台球、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来锻炼身体。我比较喜欢打篮球和台球,每周至少打两次比赛,午饭和晚饭后都会打一两局台球。站上也会组织野外郊游、节日聚餐及冰上烧烤等娱乐活动来调节大家的心态。

  6月21日仲冬节之后,南极的极夜会渐渐消失,我们会与邻站的科考队员共同庆祝,迎接光明的到来。

  凌新锋:在南极,最想吃的是切半个西瓜,用勺子舀着吃,那是最爽的吃法;最怀念的则是维修仪器,在有限的条件下,修好一个仪器是最开心的。

  武维刚:在南极最想吃妈妈包的饺子,同时也思念家乡的美食,作为一名陕西人,凉皮、肉夹馍、油泼面也非常想吃。在中山站,厨师偶尔也会做肉夹馍为大家解馋。

  凌新锋:在南极科考是没有休息日的,每天都有固定的任务,但正是这日复一日的工作,才积累出了三十三年的高质量气候和环境监测记录,为我们了解南极这片净土的秘密,为我们更好地保护南极,打下了基础。

  在个人方面,南极的环境磨练了个性和意志。在以后生活和工作中遇到任何困难和挫折,都可以对自己说:在南极都扛过来了,这些算什么。

  武维刚:南极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参加南极科考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经历,也是一种挑战。在路途中我经历过平静如水的海面,也经历波涛汹涌的海浪,在南极我看到了雪域冰原,领略了大自然的风光无限。见过可爱的企鹅、憨态可掬的海豹以及纯洁如雪的海燕,哪怕只能远远观看,远远合影,都会让人高兴好一阵子。

  在南极的18个月,虽然经历了孤寂和苦楚、心酸和无奈,但这一段南极科考经历让我终生难忘,也将是将是我人生中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