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能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风能利用

风能利用

20220423会议议程|洁净煤“碳”索(一)——“燃煤+”耦合低碳发电及综合利用学术沙龙

中国风能网2022-10-14风能利用利用风能自制抽水
人类还会怎样利用风能,利用风能自制抽水,风能利用ppt,20220423会议议程|洁净煤“碳”索(一)——“燃煤+”耦合低碳发电及综合利用学术沙龙,人类还会怎样利用风能,利用风能自制抽水,风能利用ppt,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的日益关注,C

20220423会议议程|洁净煤“碳”索(一)——“燃煤+”耦合低碳发电及综合利用学术沙龙

20220423会议议程|洁净煤“碳”索(一)——“燃煤+”耦合低碳发电及综合利用学术沙龙,

  人类还会怎样利用风能,利用风能自制抽水,风能利用ppt,

  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的日益关注,CO2减排成为能源电力领域发展的重大关切。为分享燃煤低碳发电利用的最新技术成果,分析生物质耦合发电及低碳燃料替代技术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碰撞思维,探讨燃煤低碳发电技术的潜在问题及解决措施,《洁净煤技术》编辑部会同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拟于

  专家简介:毛健雄,清华大学教授,曾任清华大学国际学术交流委员会委员及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副主任,长期从事热能工程和清洁煤燃烧发电技术的教学、科研、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1993年被聘为英国煤炭科学研究院顾问,1995年被英国De Montfort大学授予荣誉技术博士学位称号,1999年被选为英国皇家能源学会高级会员。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5部。

  报告摘要:火电作为保障电力系统安全可调的优质可靠基础性电源,不可替代。由于煤电的发电量占比超过60%,是我国最主要的CO2排放源。因此在双碳目标下,如何为煤电的低碳转型找到可行的路径是急需探索和解决的问题。本报告对我国国情和国外煤电低碳转型经验进行了分析和介绍,探讨并提出煤电低碳转型实现“碳中和”三步走的路线图,即改造升级现有煤电机组(低碳)、煤与生物燃料混烧和燃料替换(零碳)、生物质火电+CCUS(负碳)。

  专家简介:王凡,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秘书长、节能减排中心主任,三亚(国际)消费研究院副理事长,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碳中和与农业生态安全工作委员会主任。1982年开始在国家经委、国家计委从事全国节能管理工作,1988年后先后在国家能源部、华能集团工作。2013年组建了中国能源研究会节能减排中心,致力于煤炭清洁利用、电力创新技术、植物能源开发利用、碳减排、土地修复和生态环境治理等研究。

  报告摘要:介绍了我国自行研发培育的新型植物能源——超级芦竹。阐述开发利用超级芦竹是替代化石能源,消纳风能光伏等新能源,转换能源结构,减少碳排放,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基础,是乡村振兴的新希望,是我国能源革命的重要内容。

  专家简介:洪浩,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环境学院,从事生物质能源研究与实践20余年。世界生物质能协会副主席,吉林省生物质工程中心主任,生物质供热龙头企业创始人。参与制定、审定行业标准10余项,创建国内首家专业生物质能源检测中心。主持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拥有生物质产业链专利50余项,并落地转化。发表论文60余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部级三等奖各1项。

  报告摘要:国际上生物质颗粒燃料在碳中和背景下的定位,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制备方法,及国际国内评价、分级标准,生物质颗粒燃料与燃煤耦合方面的应用前景。

  专家简介:程序,教授,研究领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物质工程。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和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7项(均为第一完成人)。曾任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农业部科技司司长。1988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报告摘要:中国的生物质资源是否足以支撑包括生物质耦合燃煤发电在内的新产业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课题。报告指出在充分利用农林废弃物的同时,要重视在边际土地上种植能源植物;并对边际土地资源和生物量潜力进行了较精确的测算。列举了国内边际土地上种植能源植物用于发电的成功案例。

  专家简介:吴玉新,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化石燃料的清洁利用、湍流多相流动及低碳节能应用。近年发表论文150余篇,授权专利20余项,出版专著1部,获省部级奖励4项,行业奖励6项。

  报告摘要:生物质掺烧是燃煤低碳化的重要手段,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成功应用,我国燃煤生物质耦合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在于建立稳定可持续的生物质供应链。针对这一问题,报告将在能源生物质场景下,综述建立生物质燃煤掺烧的主要挑战,针对供应链建立进行成本分析模型,探讨供应链建立过程中的主要挑战。

  专家简介:谭厚章,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导。研究领域为燃烧及污染物控制、固体废弃物处理、生物质热化学利用。近年发表论文400余篇,SCI收录160余篇,授权专利60余项,获省部级奖7项,出版著作5部。

  报告摘要:要实现生物质规模化与燃煤机组掺烧,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将生物质破碎并安全可靠送入炉膛,生物质破碎输送系统投资巨大、最不稳定。本研究首次提出采用火电厂现有制粉系统,通过调整和匹配实现对压型生物质的研磨和输送,投资最低,掺烧量大。在某330 MW机组上得到成功应用,也为某660 MW机组设计了全套掺烧方案。

  专家简介:赵文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原华能北京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现任山东聚能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从事电厂节能环保新技术应用等领域研究工作。

  报告摘要: 生物质掺烧发电的技术路线选择; 生物质直燃耦合在大机组电厂应用的技术关键; 国外技术的引进及国内技术消化和技术标准对标; 生物质直燃耦合在华能日照电厂66万kW机组的改造实践; 生物质燃料发电项目执行中存在的难点。

  专家简介:张缦,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研究员,主要从事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生物质直燃发电技术等相关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省部以及企业委托等科研项目4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获省部级奖励9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2项。

  报告摘要:生物质循环流化床直燃发电是规模化高效利用生物质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生物质富含钾钠氯等低沸点盐,引发受热面的沾污和腐蚀,限制了蒸汽参数,直燃发电的经济性不佳,针对上述问题,报告了受热面沾污腐蚀的形成机理及工程应对措施,并介绍了生物质循环流化床直燃发电的工业实践及发展前景。

  专家简介:胡南,长春工程学院能源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领域为生物质燃料的清洁利用、循环流化床燃烧等。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锅炉科学技术一等奖、电力科技创新一等奖各1项,发表论文40余篇,参编标准及设计手册4部。

  报告摘要:链条炉在我国北方地区村镇分布式供热、粮食烘干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基于碳中和重大战略目标,小型燃煤链条炉面临全部取缔,改燃生物质燃料是可行的技术路径。报告阐述了生物质链条炉关键技术问题,介绍了生物质燃料在粮食烘干领域的应用实践并分析其推广前景。

  专家简介:于敦喜,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副主任。主要从事煤/生物质等含碳能源、氢/氨等富氢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理论与技术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20余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170余篇,授权专利10余项,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报告摘要:生物质直燃/掺烧过程中的灰相关问题是其大规模利用的重要挑战之一。报告介绍问题产生的根源;通过对国际经验的综述与分析,梳理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及技术问题;并探讨灵活发电需求下燃料耦合技术所面临的新的挑战,以期为该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有益借鉴。

  专家简介:王勤辉,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导生导师,国家能源煤炭清洁转换利用技术研发(实验)中心副主任,中国颗粒学会常务理事,流态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化工学会工程热化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热电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煤/生物质循环流化床燃烧及气化技术、煤热解气化燃烧分级转化多联产技术、煤及生物质化学链气化制氢技术等方向研究。

  报告摘要:生物质气化耦合燃煤发电是生物质耦合燃煤发电的主要方式之一。介绍近年来浙江大学在宽燃料适应性生物质循环流化床气化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并介绍10.8 MWe农林废弃物循环流化床气化耦合大型燃煤电厂发电工业装置的建设及运行状况。

  中国生物质来源的稳定性(生物质经济收集半径,季节性,耦合生物质发电负荷的上下限等)如何保障,怎样更好地建立供应链?

  当前生物质掺烧耦合的技术难题(硅含量高的生物质燃烧对锅炉埋管的加速磨损;生物质粉碎、干燥、成型等)及技术需求?

  专家简介:王飞,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首席科学家。研究领域为固体废物能源化清洁利用。

  报告摘要: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燃煤耦合污泥焚烧发电技术能有效实现燃煤领域低碳减排和污泥清洁焚烧处置。本文介绍了作者在污泥干化及燃煤锅炉耦合焚烧的研究和应用。实践证明,污泥掺烧比例控制在合适范围内,既能保证燃煤机组维持较高的热效率,又能满足污染物排放的相关标准,是我国煤电产业实现低碳发展的途径之一。

  专家简介:柯希玮,博士,现为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博士后。研究领域为流化床燃烧及多相流数学建模、燃煤污染物排放控制、生物质能源利用等。曾获中国颗粒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电力科技创新一等奖等奖项,发表论文30篇,获授权专利6项,参编学术专著1部。

  报告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污泥产量急剧增加。利用现有燃煤循环流化床(CFB)锅炉掺烧一定比例污泥,是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污泥的有效方式。报告针对市政污泥特性和CFB锅炉运行特点,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讨论了污泥掺烧对CFB锅炉物料平衡、燃烧和污染物排放等特性的影响,为污泥掺烧锅炉设计和运行优化提供参考,并展望其推广前景。

  专家简介:段伦博,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洁净煤技术》副主编。研究领域为固体燃料燃烧和污染物治理。近年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专利20余项,获得省部级奖励3项。

  报告摘要:一般工业固废成分复杂多变,纯烧存在一定难度。报告人与其合作伙伴推动了世界首台纯烧一般工业固废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落地,目前正在产业化进程中。报告一般工业固废的燃料特性,实验室研究结果和工业实践经验。

  专家简介:张睿,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燃煤耦合低碳燃料燃烧、能源系统数据分析、高压冷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科研项目,发表SCI论文20余篇,获授权专利多项。

  报告摘要:未来我国垃圾焚烧仍有很大发展空间,但垃圾焚烧发电厂热效率低、环保成本高、投资高等缺点使其难以盈利,生存依赖财政补贴。而我国大量燃煤发电机组长期无法满负荷运行。因此,利用现有燃煤机组协同处理垃圾可降低垃圾发电投资成本、提高垃圾发电效率,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报告将就燃煤电厂协同处理垃圾提出技术方案,并介绍相关中试实验结果。

  专家简介:王一坤,华能长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研究领域为生物质耦合发电、污泥及城市废弃物利用、富氢燃料利用、锅炉机组运行优化。近年发表论文30余篇,授权专利30余项,参与编制标准3项。

  报告摘要:多源固废耦合发电能够大幅提高生物质及可燃固废的利用效率并降低燃煤机组碳排放,是今后燃煤机组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针对这一问题,报告我国燃煤机组多源固废耦合发电的技术现状和工程案例,分析了耦合发电对燃煤机组安全性、环保性和经济性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专家简介:乔瑜,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固废方向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能源动力装置节能减排工程中心主任,研究领域为有机固废的高效处置及高值化应用。发表SCI论文60余篇,获省部级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报告摘要:针对有机固废理化特性差异大以及处置设施缺口大的现状,充分考虑燃煤机组灵活调峰的实际需求,提出“固废热解耦合煤粉锅炉掺烧”的技术路线。掌握热解产物特性为导向的自适应热解工艺及配伍规律;获得热解产物耦合煤粉掺烧过程对燃烧行为、锅炉负荷的影响规律;深入研究热解耦合燃煤掺烧体系中多物理场交互因素对关键污染物形成和转化机制的影响,为新技术路线在湖北省乃至全国的应用提供科学指导和技术保障。

  专家简介:王学斌,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化石燃料清洁利用及固体废弃物处理。发表论文200余篇,授权专利20余项,获得省部级奖励3项。

  报告摘要:多源有机固废(生物质、污泥、垃圾等)与大型燃煤机组(煤粉炉)耦合的关键核心问题在于现有预处理技术对有机固废的预处理程度不够,导致其入炉燃料与传统油气和煤粉燃料的性质差异过大。多源有机固废无氧热解技术可将有机固废彻底转化为与常规油气和煤粉燃料性质相近的热解油气和生物炭,从而实现燃煤电厂高效、清洁和灵活的耦合协同处置,彻底解决燃煤机组耦合协同处置多源无定型有机固废的行业难题。

  专家简介:张文振,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电站锅炉洁净高效燃烧技术的研发、设计及工程应用。获授权国家专利11项,获省部级奖项1项,市厅级奖项5项。

  报告摘要:以零碳燃料——NH3替代部分燃煤,采用氨与煤在锅炉中混合燃烧的方式,是现阶段降低燃煤机组CO2排放现实可行的技术选择。为在工业尺度燃煤锅炉验证氨煤混合燃烧技术的可行性,设计搭建了世界最大容量的40 MWth燃煤锅炉氨煤混合燃烧试验系统,并在此试验台实现了0~25%混氨比例(按热值)的氨煤混合燃烧试验。

  专家简介:王志超,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锅炉事业部新技术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火力发电领域复杂燃料燃烧特性及其与锅炉匹配性研究。累计出版译著1部、申报专利超40项、发布标准4项、发表论文3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1项,获评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优秀青年人才。

  报告摘要:氨作为理想的储氢类燃料,在双碳背景下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有望成为燃煤机组低碳发电的可行途径之一,但其燃用仍存在一系列如着火稳定性差、层流火焰速度低、氮氧化物排放高等问题,报告综述了氨作为无碳燃料燃烧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及存在的主要挑战,介绍了项目团队研发思路与开展的前期工作。

  专家简介:方庆艳,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生物质与煤清洁高效燃烧理论与技术、燃烧数值模拟。近年发表论文160余篇,授权专利20余项,出版专著3部。

  报告摘要:氨作为一种富氢的无碳燃料,与煤粉耦合燃烧可降低CO2排放,但其对燃烧效率和NOx排放特性的影响需要关注。以1台20 kW沉降炉为研究对象,在深度空气分级下,探究了氨掺混比例、氨燃烧区过量空气系数、氨不同送入位置对煤粉燃尽特性及NO生成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氨与煤粉清洁高效耦合燃烧提供参考信息。

  专家简介:张扬,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低碳燃料、近极限燃烧理论与技术。相关领域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专利20余项。

  报告摘要:掺氢/掺氨被认为是燃烧过程降碳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备受关注。然而氢、氨等燃料的燃烧性质迥异,其氮氧化物生成的控制方法也有所不同。该报告从掺氢/掺氨混合燃料的性质入手,探讨掺氢/掺氨燃烧组织方法,分析掺氢/掺氨燃烧技术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的日益关注,CO2减排成为能源电力领域发展的重大关切。为分享燃煤低碳发电利用的最新技术成果,分析生物质耦合发电及低碳燃料替代技术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碰撞思维,探讨燃煤低碳发电技术的潜在问题及解决措施,《洁净煤技术》编辑部会同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拟于

  专家简介:毛健雄,清华大学教授,曾任清华大学国际学术交流委员会委员及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副主任,长期从事热能工程和清洁煤燃烧发电技术的教学、科研、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1993年被聘为英国煤炭科学研究院顾问,1995年被英国De Montfort大学授予荣誉技术博士学位称号,1999年被选为英国皇家能源学会高级会员。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5部。

  报告摘要:火电作为保障电力系统安全可调的优质可靠基础性电源,不可替代。由于煤电的发电量占比超过60%,是我国最主要的CO2排放源。因此在双碳目标下,如何为煤电的低碳转型找到可行的路径是急需探索和解决的问题。本报告对我国国情和国外煤电低碳转型经验进行了分析和介绍,探讨并提出煤电低碳转型实现“碳中和”三步走的路线图,即改造升级现有煤电机组(低碳)、煤与生物燃料混烧和燃料替换(零碳)、生物质火电+CCUS(负碳)。

  专家简介:王凡,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秘书长、节能减排中心主任,三亚(国际)消费研究院副理事长,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碳中和与农业生态安全工作委员会主任。1982年开始在国家经委、国家计委从事全国节能管理工作,1988年后先后在国家能源部、华能集团工作。2013年组建了中国能源研究会节能减排中心,致力于煤炭清洁利用、电力创新技术、植物能源开发利用、碳减排、土地修复和生态环境治理等研究。

  报告摘要:介绍了我国自行研发培育的新型植物能源——超级芦竹。阐述开发利用超级芦竹是替代化石能源,消纳风能光伏等新能源,转换能源结构,减少碳排放,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基础,是乡村振兴的新希望,是我国能源革命的重要内容。

  专家简介:洪浩,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环境学院,从事生物质能源研究与实践20余年。世界生物质能协会副主席,吉林省生物质工程中心主任,生物质供热龙头企业创始人。参与制定、审定行业标准10余项,创建国内首家专业生物质能源检测中心。主持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拥有生物质产业链专利50余项,并落地转化。发表论文60余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部级三等奖各1项。

  报告摘要:国际上生物质颗粒燃料在碳中和背景下的定位,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制备方法,及国际国内评价、分级标准,生物质颗粒燃料与燃煤耦合方面的应用前景。

  专家简介:程序,教授,研究领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物质工程。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和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7项(均为第一完成人)。曾任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农业部科技司司长。1988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报告摘要:中国的生物质资源是否足以支撑包括生物质耦合燃煤发电在内的新产业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课题。报告指出在充分利用农林废弃物的同时,要重视在边际土地上种植能源植物;并对边际土地资源和生物量潜力进行了较精确的测算。列举了国内边际土地上种植能源植物用于发电的成功案例。

  专家简介:吴玉新,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化石燃料的清洁利用、湍流多相流动及低碳节能应用。近年发表论文150余篇,授权专利20余项,出版专著1部,获省部级奖励4项,行业奖励6项。

  报告摘要:生物质掺烧是燃煤低碳化的重要手段,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成功应用,我国燃煤生物质耦合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在于建立稳定可持续的生物质供应链。针对这一问题,报告将在能源生物质场景下,综述建立生物质燃煤掺烧的主要挑战,针对供应链建立进行成本分析模型,探讨供应链建立过程中的主要挑战。

  专家简介:谭厚章,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导。研究领域为燃烧及污染物控制、固体废弃物处理、生物质热化学利用。近年发表论文400余篇,SCI收录160余篇,授权专利60余项,获省部级奖7项,出版著作5部。

  报告摘要:要实现生物质规模化与燃煤机组掺烧,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将生物质破碎并安全可靠送入炉膛,生物质破碎输送系统投资巨大、最不稳定。本研究首次提出采用火电厂现有制粉系统,通过调整和匹配实现对压型生物质的研磨和输送,投资最低,掺烧量大。在某330 MW机组上得到成功应用,也为某660 MW机组设计了全套掺烧方案。

  专家简介:赵文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原华能北京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现任山东聚能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从事电厂节能环保新技术应用等领域研究工作。

  报告摘要: 生物质掺烧发电的技术路线选择; 生物质直燃耦合在大机组电厂应用的技术关键; 国外技术的引进及国内技术消化和技术标准对标; 生物质直燃耦合在华能日照电厂66万kW机组的改造实践; 生物质燃料发电项目执行中存在的难点。

  专家简介:张缦,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研究员,主要从事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生物质直燃发电技术等相关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省部以及企业委托等科研项目4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获省部级奖励9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2项。

  报告摘要:生物质循环流化床直燃发电是规模化高效利用生物质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生物质富含钾钠氯等低沸点盐,引发受热面的沾污和腐蚀,限制了蒸汽参数,直燃发电的经济性不佳,针对上述问题,报告了受热面沾污腐蚀的形成机理及工程应对措施,并介绍了生物质循环流化床直燃发电的工业实践及发展前景。

  专家简介:胡南,长春工程学院能源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领域为生物质燃料的清洁利用、循环流化床燃烧等。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锅炉科学技术一等奖、电力科技创新一等奖各1项,发表论文40余篇,参编标准及设计手册4部。

  报告摘要:链条炉在我国北方地区村镇分布式供热、粮食烘干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基于碳中和重大战略目标,小型燃煤链条炉面临全部取缔,改燃生物质燃料是可行的技术路径。报告阐述了生物质链条炉关键技术问题,介绍了生物质燃料在粮食烘干领域的应用实践并分析其推广前景。

  专家简介:于敦喜,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副主任。主要从事煤/生物质等含碳能源、氢/氨等富氢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理论与技术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20余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170余篇,授权专利10余项,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报告摘要:生物质直燃/掺烧过程中的灰相关问题是其大规模利用的重要挑战之一。报告介绍问题产生的根源;通过对国际经验的综述与分析,梳理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及技术问题;并探讨灵活发电需求下燃料耦合技术所面临的新的挑战,以期为该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有益借鉴。

  专家简介:王勤辉,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导生导师,国家能源煤炭清洁转换利用技术研发(实验)中心副主任,中国颗粒学会常务理事,流态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化工学会工程热化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热电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煤/生物质循环流化床燃烧及气化技术、煤热解气化燃烧分级转化多联产技术、煤及生物质化学链气化制氢技术等方向研究。

  报告摘要:生物质气化耦合燃煤发电是生物质耦合燃煤发电的主要方式之一。介绍近年来浙江大学在宽燃料适应性生物质循环流化床气化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并介绍10.8 MWe农林废弃物循环流化床气化耦合大型燃煤电厂发电工业装置的建设及运行状况。

  中国生物质来源的稳定性(生物质经济收集半径,季节性,耦合生物质发电负荷的上下限等)如何保障,怎样更好地建立供应链?

  当前生物质掺烧耦合的技术难题(硅含量高的生物质燃烧对锅炉埋管的加速磨损;生物质粉碎、干燥、成型等)及技术需求?

  专家简介:王飞,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首席科学家。研究领域为固体废物能源化清洁利用。

  报告摘要: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燃煤耦合污泥焚烧发电技术能有效实现燃煤领域低碳减排和污泥清洁焚烧处置。本文介绍了作者在污泥干化及燃煤锅炉耦合焚烧的研究和应用。实践证明,污泥掺烧比例控制在合适范围内,既能保证燃煤机组维持较高的热效率,又能满足污染物排放的相关标准,是我国煤电产业实现低碳发展的途径之一。

  专家简介:柯希玮,博士,现为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博士后。研究领域为流化床燃烧及多相流数学建模、燃煤污染物排放控制、生物质能源利用等。曾获中国颗粒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电力科技创新一等奖等奖项,发表论文30篇,获授权专利6项,参编学术专著1部。

  报告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污泥产量急剧增加。利用现有燃煤循环流化床(CFB)锅炉掺烧一定比例污泥,是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污泥的有效方式。报告针对市政污泥特性和CFB锅炉运行特点,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讨论了污泥掺烧对CFB锅炉物料平衡、燃烧和污染物排放等特性的影响,为污泥掺烧锅炉设计和运行优化提供参考,并展望其推广前景。

  专家简介:段伦博,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洁净煤技术》副主编。研究领域为固体燃料燃烧和污染物治理。近年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专利20余项,获得省部级奖励3项。

  报告摘要:一般工业固废成分复杂多变,纯烧存在一定难度。报告人与其合作伙伴推动了世界首台纯烧一般工业固废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落地,目前正在产业化进程中。报告一般工业固废的燃料特性,实验室研究结果和工业实践经验。

  专家简介:张睿,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燃煤耦合低碳燃料燃烧、能源系统数据分析、高压冷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科研项目,发表SCI论文20余篇,获授权专利多项。

  报告摘要:未来我国垃圾焚烧仍有很大发展空间,但垃圾焚烧发电厂热效率低、环保成本高、投资高等缺点使其难以盈利,生存依赖财政补贴。而我国大量燃煤发电机组长期无法满负荷运行。因此,利用现有燃煤机组协同处理垃圾可降低垃圾发电投资成本、提高垃圾发电效率,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报告将就燃煤电厂协同处理垃圾提出技术方案,并介绍相关中试实验结果。

  专家简介:王一坤,华能长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研究领域为生物质耦合发电、污泥及城市废弃物利用、富氢燃料利用、锅炉机组运行优化。近年发表论文30余篇,授权专利30余项,参与编制标准3项。

  报告摘要:多源固废耦合发电能够大幅提高生物质及可燃固废的利用效率并降低燃煤机组碳排放,是今后燃煤机组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针对这一问题,报告我国燃煤机组多源固废耦合发电的技术现状和工程案例,分析了耦合发电对燃煤机组安全性、环保性和经济性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专家简介:乔瑜,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固废方向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能源动力装置节能减排工程中心主任,研究领域为有机固废的高效处置及高值化应用。发表SCI论文60余篇,获省部级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报告摘要:针对有机固废理化特性差异大以及处置设施缺口大的现状,充分考虑燃煤机组灵活调峰的实际需求,提出“固废热解耦合煤粉锅炉掺烧”的技术路线。掌握热解产物特性为导向的自适应热解工艺及配伍规律;获得热解产物耦合煤粉掺烧过程对燃烧行为、锅炉负荷的影响规律;深入研究热解耦合燃煤掺烧体系中多物理场交互因素对关键污染物形成和转化机制的影响,为新技术路线在湖北省乃至全国的应用提供科学指导和技术保障。

  专家简介:王学斌,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化石燃料清洁利用及固体废弃物处理。发表论文200余篇,授权专利20余项,获得省部级奖励3项。

  报告摘要:多源有机固废(生物质、污泥、垃圾等)与大型燃煤机组(煤粉炉)耦合的关键核心问题在于现有预处理技术对有机固废的预处理程度不够,导致其入炉燃料与传统油气和煤粉燃料的性质差异过大。多源有机固废无氧热解技术可将有机固废彻底转化为与常规油气和煤粉燃料性质相近的热解油气和生物炭,从而实现燃煤电厂高效、清洁和灵活的耦合协同处置,彻底解决燃煤机组耦合协同处置多源无定型有机固废的行业难题。

  专家简介:张文振,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电站锅炉洁净高效燃烧技术的研发、设计及工程应用。获授权国家专利11项,获省部级奖项1项,市厅级奖项5项。

  报告摘要:以零碳燃料——NH3替代部分燃煤,采用氨与煤在锅炉中混合燃烧的方式,是现阶段降低燃煤机组CO2排放现实可行的技术选择。为在工业尺度燃煤锅炉验证氨煤混合燃烧技术的可行性,设计搭建了世界最大容量的40 MWth燃煤锅炉氨煤混合燃烧试验系统,并在此试验台实现了0~25%混氨比例(按热值)的氨煤混合燃烧试验。

  专家简介:王志超,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锅炉事业部新技术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火力发电领域复杂燃料燃烧特性及其与锅炉匹配性研究。累计出版译著1部、申报专利超40项、发布标准4项、发表论文3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1项,获评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优秀青年人才。

  报告摘要:氨作为理想的储氢类燃料,在双碳背景下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有望成为燃煤机组低碳发电的可行途径之一,但其燃用仍存在一系列如着火稳定性差、层流火焰速度低、氮氧化物排放高等问题,报告综述了氨作为无碳燃料燃烧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及存在的主要挑战,介绍了项目团队研发思路与开展的前期工作。

  专家简介:方庆艳,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生物质与煤清洁高效燃烧理论与技术、燃烧数值模拟。近年发表论文160余篇,授权专利20余项,出版专著3部。

  报告摘要:氨作为一种富氢的无碳燃料,与煤粉耦合燃烧可降低CO2排放,但其对燃烧效率和NOx排放特性的影响需要关注。以1台20 kW沉降炉为研究对象,在深度空气分级下,探究了氨掺混比例、氨燃烧区过量空气系数、氨不同送入位置对煤粉燃尽特性及NO生成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氨与煤粉清洁高效耦合燃烧提供参考信息。

  专家简介:张扬,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低碳燃料、近极限燃烧理论与技术。相关领域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专利20余项。

  报告摘要:掺氢/掺氨被认为是燃烧过程降碳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备受关注。然而氢、氨等燃料的燃烧性质迥异,其氮氧化物生成的控制方法也有所不同。该报告从掺氢/掺氨混合燃料的性质入手,探讨掺氢/掺氨燃烧组织方法,分析掺氢/掺氨燃烧技术面临的机遇和挑战。